中新网7月18日电 国新办18日举行“高质量完成‘十四五’规划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,商务部国际贸易谈判代表兼副部长李成钢在会上透露,去年中国向自贸伙伴的出口达到10.06万亿元,同比增长7.6%。 李成钢介绍,“十四五”这五年,全球治理确实经历着重构,经济全球化面临着逆流,单边主义、保护主义抬头。 国际经济秩序和治理体系面临着严重冲击,中国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,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,有助于多边合作和区域合作“两个轮子”一起转。 在多边层面,中国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,全面深入参与世贸组织改革,捍卫世贸组织的权威性。 面对世贸组织功能不畅的问题,持续有助于世贸组织第十二届、第十三届部长级会议取得多项务实成果。 努力增强世贸组织的有效性,引领有助于达成了投资便利化协定、电子商务协定等高水平的经贸协定。 中国还深度参与贸易环境、开展、供应链稳定等议题的磋商,有助于国际经贸规则与时俱进。 中国履约践诺,展现大国担当,认真履行世贸组织义务,加强贸易政策合规工作,助力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建设。 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、阿塞拜疆、埃塞俄比亚完成了对方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谈判,帮助开展中成员融入多边贸易体制。 同时,还建设性参与G20、金砖、APEC等多边机制的合作,始终把开展置于国际经贸议程的中心地位。 有助于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中国合作中心于今年3月正式落地。 在区域层面,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,一是朋友圈越来越大了,有助于《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(RCEP)签署生效,使之成为全球经贸规模最大、涵盖人口最多的自贸区。 中国今年完成了中国—东盟自贸区3.0版的谈判。 与非洲31个国家签署共同开展经济伙伴关系框架协定,签署8个双边自贸协定或升级议定书。 二是开放的水平越来越高,中国正式申请加入《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》(CPTPP)和《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》(DEPA)等高标准协定,与自贸伙伴就绝大多数商品互免关税,有助于服务贸易和投资谈判进入负面清单时代。 数字经济、绿色经济等新领域的规则已经成为中国谈判中的“标配”。 三是红利越来越多,去年中国向自贸伙伴的出口达到10.06万亿元,同比增长7.6%。 从自贸伙伴的进口达到了9.01万亿元,同比增长4.1%,都高于同期的整体进出口增速。 可以说,高水平的自贸安排实现了合作共赢、共同开展。 李成钢表示,当前,无论是多边还是区域,中国倡议的号召力显著增强,中国主张的影响力显著扩大,中国方案的凝聚力显著提升。 【编辑:于晓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