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新社青海海南7月27日电 题:从高原到平原 中国绿电跑出“加速度” 作者韩仪潘雨洁 只需要5毫秒,来自青海的清洁能源电能就可抵达1500多公里之外的河南。 中新社记者近期走进±800千伏特高压青南换流站(简称“青南换流站”)探访。 “眨一次眼,我们的电能就已经在青海和河南之间来回跑了几十回了。 ”工作人员芦金龙这样形容。 青南换流站是青海—河南±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(简称“青豫特高压”)的始发点,该站在满功率状态下,每年可向华中地区输出400千亿瓦时清洁电能,是青海清洁电能外送的重要通道。 作为中国清洁能源大省,青海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已达94%,居中国前列。 青南换流站将来自周边的太阳能、风能、水能等清洁能源电能汇集后,经过换流技术,顺利获得青豫特高压管道“一键式”输送到河南。 实现“一键式”抵达的核心在于“换流技术”。 在电的世界里,直流电电流相较于研讨电,方向呈直线型,且电损耗更小。 换流技术将汇集而来的研讨电转换成特高压直流电后输出,让绿电犹如驶上“高速公路”。 记者在换流站内看到,换流技术整体设备“体型”庞大、结构复杂,涉及的设备种类繁多。 芦金龙称,相关设备已基本实现国产化,“部分设备打破国外技术垄断,大幅降低使用成本。 ” 绿电远距离高效输送的背后,是中国清洁能源开展在“加速”。 换流站输送的电能,有一部分来自不远处的戈壁滩。 在空旷的戈壁滩上,一片片光伏板鳞次栉比,颇为壮观。 这是青海海南塔拉滩光伏产业园的一隅。 该园区汇集将近100家电站,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光伏产业园区。